详细资料

这首感情丰富、说服力强的诗歌,是近代福音诗歌的作者巴莱克(James M. Black,1856~1938)所作。他是美国宾州卫理公会的诗班指挥及青年辅导,曾被委为全美卫理公会圣诗委员会委员,编纂「卫理圣诗」。

有一天巴莱克赴邮局时,走一条快捷方式,经过一陋巷时,看到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在打扫阳台,她是一个贫穷的女孩,父亲是个醉鬼,靠母亲替人缝洗衣服维生。巴莱克邀她参加少年团契,女孩表示想去,但无合适的衣服,自惭形秽。 于是巴太太和两位朋友,替她置备了一些衣帽鞋袜。 自此那女孩成了教会团契契友,并热心参与各项事工。 该团契每次聚会时循例点名,每一契友被点到时,就要背诵一节经句。 有一次点到那女孩时,三次无人响应,一个念头闪过巴莱克的脑海,莫非她生病了?要是她死了,永远不能应声! 他感慨地想:「人生最遗憾的事,就是当羔羊生命册被展开点名时,我的名字不在其中。」于是他祷告说:「主啊!在那点名的时候,求你让我也在其中,听见自己的名字。」 巴莱克习惯在团契散会时,唱一首切合当天主题的歌。 那天却偏找不着,他在归途中一直思索着,抵达家门时,突然兴起一个念头,为什么不自己写一首? 词句开始涌出,十五分钟内,写了三节,接着他抚琴以弹,音符也如行云流水而来!他深信这是神自己在动工,因此毫未更改,词曲就一直流传至今。随后,巴莱克得悉该女孩患了急性肺炎不治而逝。 但这首因她而引起灵感的诗歌,却传诵不衰。

有一位牧师见证说:有一次布道会结束时唱这首歌后,有一位衣着华贵的妇人前来对他说:「刚才唱歌时,我一直在反省自己的一生,似乎一无可取。 廿年来祇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基督徒。 从今天起,我决志全心奉献为主,但愿当那边点名的时候,我也必在其中。」

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,英国威尔斯军队出征开赴前线时,在路途中有人率先唱起这首歌来,于是一传十,十传百,大伙纷纷加入,众口一声,步伐一致地勇往迈进。 这些勇士们虽知很多人会一去不回,但他们已准备妥当;不单准备了部队的点名,也准备好了天堂的点名。 无论何往,他们都要在其中。


手机访问
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