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细资料

本诗的作者鲍宁(John Bowring, 1792 ~1872)是一位杰出的人才,

集财经学家,语言学家,自然学家,传记作家于一身。他曾出任英国下议院议员,香港总督,代表暹罗及夏威夷群岛驻欧全权公使,并获维多利亚皇封为爵士。鲍宁的父亲是一位羊毛制品商人,常赴他国经商。为继承父业,鲍宁在十六岁时已精通西班牙文、葡萄牙文、法文和德文,终其一生共晓二百多种语文和方言,能讲的也超过一百余种,他曾将多种外国文字翻译成英文,诚属罕见。

据传明未清初,基督教传入日本,部份教友被逐而迁居澳门。他们建造了一座教堂,名「圣保罗堂」,后因地震及火灾,教堂全部被毁,祗余前壁及墙顶的十字架,巍然而立(笔者曾在四十年前亲睹此遗迹)。1849~1853年间,鲍宁任香港总督,有一次乘船至澳门,看到圣保罗堂的残垣断壁,零乱荒凉,惟独十架屹立不移。 他内心深受感动,灵感所至,就写下了这首「荣耀十架」。鲍宁根据加拉太书6:14「但我断不以别的夸口,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,因这十字架,就我而论,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;就世界而论,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。」这首圣诗最早的中文译文出自宣教士伯鲁格牧师(H. Blodgett)手笔,歌名是「宝架荣尊」,歌词古色古香,

令人激赏:

年代久矣百物坏兮,十字宝架独留存!

先圣后圣赞其超奇,我也以此为荣尊。

生之颠危时来侵我,常多忧惧,多失望,

主之宝架永不弃我,常赐喜乐,赐安康。

灾难,荣华痛苦,欢愉,皆因宝架成幸福,

此中平安何可言喻,欢乐永勿能消磨。

基督宝架我所夸耀,巍然永立宇宙间;

一切圣迹光华普照,庄严灿烂亿万年。

这首圣诗有几个不同的曲调,但今日似乎都已采用孔基(Ithamar Conkey,1815 ~1867)的谱曲。孔基是浸信会的司琴兼诗班指挥,

有一个主日,因雨,诗班祗有一人出席,孔基十分失望,弹完琴后就离开教会在雨中漫步。当天牧师的信息是「十架宝训」,孔基想到了这首诗,就抓住灵感,为它谱上了新的曲调。

手机访问
反馈